中新網重慶5月9日電 (鐘旖 趙霄宇)“傳承紅色基因 凝聚時代偉力 新時代傳承弘揚紅巖精神”理論研討會9在重慶召開。百余名全國各地*、學者圍繞傳承紅色基因的時代價值和意義、紅巖精神在中國革命精神譜系中的地位和作用、紅巖精神與滿足人民文化需求、增強人民精神力量研究等幾個方面開展研討。
此次研討會由紅旗文稿雜志社和重慶紅巖聯線文化發(fā)展管理中心(重慶紅巖革命歷史博物館)、重慶紅巖精神研究會聯合舉辦,旨在弘揚紅巖精神、傳承紅色基因、賡續(xù)紅色血脈。
天津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顏曉峰提到,在一百年的非凡奮斗歷程中,一代又一代中國共產黨人頑強拼搏、不懈奮斗,涌現了一大批視死如歸的革命烈士、一大批頑強奮斗的英雄人物、一大批忘我奉獻的先進模范,形成了井岡山精神、長征精神、延安精神、紅巖精神、抗洪精神、抗震救災精神、抗疫精神等偉大精神,構筑起了中國共產黨人的精神譜系。
上海交通大學博士生導師王巖表示,講好紅色故事要遵循五重邏輯,要講清楚“講道理和講故事”之間的關系。所謂講故事,就是講事實,講史實,講形象,講情感,*終是為了講道理。
武漢大學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院執(zhí)行院長項久雨認為,在“兩個一百年”歷史交匯和紀念中國共產黨成立百年的時代背景下,將紅巖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,對于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、實現紅色文化的當代價值以及鞏固高校意識形態(tài)安全至關重要。
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黨委書記朱軍介紹,黨的十八大以來,紅巖聯線管理中心深挖革命歷史文化內涵,活用紅巖革命文物資源,突出社會教育功能,全面提升了紅巖精神的影響力感染力和傳播力,包括建成紅巖革命文物資源公共數據庫、打造《歌樂忠魂》等紅巖題材精品劇目、打造重慶“紅色智庫”、打造“中國紅村網云平臺”、建成《紅巖記憶》數字體驗廳等。
下一步,紅巖聯線管理中心還將統(tǒng)籌推進“紅巖五大工程”,加快整合提升“紅色三巖”革命遺址,高品質建設紅巖文化公園等,讓紅巖精神在新時代綻放新光芒。
本文轉載自中國新聞網,內容均來自于互聯網,不代表本站觀點,內容版權歸屬原作者及站點所有,如有對您造成影響,請及時聯系我們予以刪除!